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陶寺古城遗址距今约4300-4000年。考古发现,陶寺遗址墓葬可分为大型墓、中型墓、小型墓三类。大型墓葬中使用木棺,随葬品可达一、二百件;小型墓葬则大多没有木质葬具和随葬品。据此可知,当时
A.出现明显阶层分化 B.木制葬具普遍使用
C.农业文明较为发达 D.王权不断得到强化
2.《礼记》中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商朝奴隶主还经常利用“占卜”来使百姓“敬鬼神、畏法令”。所有国家大事,甚至是否用刑,都要通过占卜向上帝鬼神祈祷和请示,这反映了商朝
A.阶级矛盾尖锐 B.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C.神权色彩浓厚 D.血缘与政治紧密结合
3.西周时期,诸侯虽为世袭,但继承人必须得到周王认可。周王室规定地方诸侯需定期回朝觐见与汇报,同时周王还会定期外出考察巡狩诸侯国。这表明西周
A.形成中央集权体制 B.出现华夏认同观念
C.有意制约地方权力 D.血缘政治不断发展
4.公元前841年,因不满周厉王的暴政,镐京的“国人”集结起来,手持武器攻入王宫。国人暴动后,宗周无主,于是召公和周公代行王政,改年号为“共和”。这一事件
A.体现了原始民主的遗存 B.反映了周王室衰微
C.表明国人有权主宰国家 D.导致了西周的灭亡
5.图1为某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某一思想家的评价。他评价的是
孔孟重君主之道德而不重其权势,申商重君主之权势而不求其道德。……乃兼重之,集成其美。
图1
A.墨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
6.某历史研究性小组在一项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长城、阿房宫、大泽乡等与研究课题的核心内容相关的史料。据此判断他们的研究课题应是
A.秦朝统一的背景 B.秦始皇的历史功绩
C.秦朝灭亡的原因 D.秦巩固统一的举措
7.于阗乐是西域乐舞的一种。《西京杂记》中记载,汉初宫中“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据此可推断
A.汉初丝绸之路就已经开通 B.《西京杂记》的记载不合史实
C.汉初中原与西域已有来往 D.《西京杂记》的记载完全准确
8.汉画像石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史料价值,图2为山东邹城出土的《牛耕图》。它反映出汉代
图2
A.农业注重精耕细作 B.牛耕已用于农业生产
C.政府鼓励农业发展 D.农耕技术已领先世界
9.《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在全国设置盐官36处,铁官49处。其设置主要是为了
A.向出售盐铁的商人征税 B.强化政府对经济的控制
C.从民间为国家收购盐铁 D.稳定市场上的盐铁价格
10.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图3是某学生制作的有关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的知识卡片。据此推断,该制度是
·始于西汉而盛行于东汉 ·从汉武帝时成为定制 ·由地方长官推荐给上级或中央 |
图3
A.世官制 B.察举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11.“五德终始说”在南北朝时期备受推崇,反映这一时期历史的“正史”,依据五德相生说构建起了土魏-金晋-水宋-木齐-火梁-土陈的循环体系,北魏则以水德上继西晋金德,否定了东晋、宋、齐、梁、陈的统绪。德属之争是为了
A.彰显政权更替合理性 B.适应民族交融潮流
C.强化君主的专制统治 D.弘扬儒家文化传统
12.隋朝时期,江淮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北方政治中心和边防军所需的粮食很大一部分需要从江淮地区供应。基于此,隋朝
A.营建东都 B.创立科举制 C.广设粮仓 D.开凿大运河
13.表1为唐朝人口数和纳税人数变化表。它表明唐朝
表1
年份 | 人口数 | 纳税人数 |
天宝十四年(755年) | 52,929,119人 | 7,481,231人 |
上元元年(760年) | 12,990,386人 | 2,370,799人 |
A.政府控制区域迅速缩小 B.农民起义极具破坏性
C.豪强地主大量隐匿人口 D.税制改革提上了日程
14.唐朝时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州县,任用少数民族头领为都督、刺史、县令,允许世袭其职,但必须接受政府在地方设置的最高行政机构都护府的监领。该制度的设立
A.巩固了大一统 B.导致了藩镇割据
C.完善了科举制 D.削弱了中央集权
15.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在《恨别》诗中写道:“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其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宦官专权 B.黄巢起义 C.朱温代唐 D.安史之乱
16.宋太祖在其统治时期,将军队总人数由12万人扩展到37.8万人,同时严格训练军士、严肃军纪。这表明他
A.注意提高军队战斗力 B.奉行重文轻武政策
C.不断抬高武将的地位 D.提升边疆治理能力
17.北宋时,两税尚占政府财政收入的56%,但至南宋,已降至20.4%和15.3%。与此同时,商税急遽增长,构成了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而包括商税在内的非农业税,就占据了财政收入的大部分。这反映出宋朝
A.抑商政策再度强化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商品经济较为繁荣 D.农耕经济比较发达
18.朱熹撰述《朱子家礼》,“意在将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环节,诸如出生、婚礼、丧葬以及祖先祭祀,都纳入儒学指导的领域之内”。其行为体现出儒学在当时出现
A.神学化倾向 B.世俗化倾向 C.哲学化倾向 D.玄学化倾向
19.北宋儒学家李觏研治《周礼》,不是把《周礼》作为顶礼膜拜的教条,而是通过对“礼之本”“礼之友”“礼之别名”的分析,找到解决当时所面临的种种问题的办法。这反映出他
A.大力倡导儒学复兴 B.重视考证传统儒家典籍
C.强调提升道德修养 D.注重学术发展的时代性
20.元代,在全国分设了许多的急递铺,并颁布了《急递器严法》,规范了急递铺的组织管理,使急递铺的运营更加顺畅。急递铺中主要传递的是
A.私人信件 B.紧急文书 C.官府物资 D.各种商品
21.表3为历代中枢行政制度演变简表,其中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表2
秦朝 | 三公九卿制 |
汉朝(武帝时) | 内外朝制 |
唐朝 | 三省六部制 |
宋朝 | 二府三司制 |
元朝 | 一省制 |
明朝 |
A.科举制 B.内阁制 C.行省制 D.军机处
22.有学者认为,白银流入缓解了明朝货币供给不足的问题,对明朝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也有学者认为,白银的流入造成百姓负担加重,成为明朝灭亡的导火索。对此认识最合理的是
A.对同一历史现象存在着不同的历史解释 B.有学者对该现象的解释是错误的
C.人们无法对历史现象产生相同历史解释 D.人们永远无法还原出真实的历史
23.明末清初某思想家批判维护“君主私利”的封建法律,追求以“天下公利”为目标的正义法律,超越了以礼治为核心的“尊君”的法律思想。其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儒学独尊地位的丧失
C.西方思想的传入 D.市民文化的不断发展
24.清康熙帝即位之初,发现宫廷中丰泽园内的稻田有一株水稻比其他水稻早熟2个月,遂将这株水稻的种子收藏,开始不断地试种,增加规模。康熙发现和培育的这种水稻被称为“御稻种”。这反映出清朝
A.农业育种技术先进 B.重视农业生产
C.大力提倡水稻种植 D.强化君主专制
25.清乾隆年间,御史谢济世曾指出“自后世有密奏之例,小人多以此谗害君子,首告者不知主名,被告者无由申诉,上下相忌,君臣相疑”,并建议除军事机密外“皆用露章”。其言论
A.揭露了君主专制的危害 B.折射出奏折制度的弊端
C.体现出行政效率的提高 D.反映出晚清政治的腐败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战国秦汉社会先后经历了生产转型、制度转型和意识形态转型三个前后相依的历史阶段。在生产、制度转型阶段,居主导地位的是以国家强力控制为特征、以功利主义为价值观的治国理念。制度转型完成后,上述治国理念直接导致了政治危机。在这种背景下,先是出现了以“无为而治”为表现形式的放任主义政治理念,随着新问题的出现,又发生了意识形态转型,中庸之道的治国理念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社会转型全面完成。
——引自张荣明《古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治国理念》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战国至秦汉生产转型与制度转型的表现分别是什么?(6分)
(2)简要说明秦汉制度转型完成对意识形态转型产生的影响。(6分)
27.(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严格意义上说,唐代科举制徒具科举之名,而有荐举之实,对于魏晋九品中正制不过是换汤不换药。在唐代,门第的高低对于能否科举中第起着很大的作用。唐代科举取士“采名誉”、“重素望”,也就是说社会舆论是决定取舍的依据之一,而其时社会舆论又操纵在前朝旧族与近世新门之手。凡此种种,一概表明:唐代科举制度脱胎于九品中正制,其胎斑印记历历可数,它与门资取士的天然联系是“割不断,理还乱”的。
唐代科举考试,试卷既不弥封誊录,主考也不锁院回避。当时的情况常常是:“每岁策名无不先定”。考中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荐”,取决于保举人的权势和背景。
——摘编自张邦炜《略论唐代科举制度的不成熟性》
材料二
表3 唐、宋科举取士人数对比表
出身 | 取士总人数 | 统治年数 | 每年平均取士人数 | 资料来源 |
唐太宗 | 205 | 23 | 9 | 徐松:《登科记考》 |
唐高宗 武则天 | 1000余 | 55 | 18 | 同上 |
宋太宗 | 近10000 | 22 | 454 | 《宋史》卷293《王禹偁传》 |
宋仁宗 | 4570 | 41 | 111 | 《宋史》卷155《选举志》 |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代科举制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科举制相比唐代有什么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10分)
2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87年,中国交通部广州救捞局和英国一家海洋探测打捞公司在广东阳江南面海域调查沉船时,发现了一艘距今1000多年的中国沉船。考古学家把该沉船命名为“南海一号”,从中打捞出镀金腰带、锡壶和宋元时期的仿龙泉刻花碗、青白釉葫芦瓶、粉盒等200多件瓷器以及其他一些珍贵文物。整艘商船约30米长、10米宽,船体木质仍坚硬如新,保存完好,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未曾发现过如此大的千年古船,能保存如此完好的更是闻所未闻。在试掘过程中,打捞金、银、铜、铁、瓷器等文物4000余件,多数是十分罕见的珍品,完好无损,以瓷器为主,产地有福建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窑系及龙泉窑,造型独特,工艺精美。整船文物可能达到6万至8万件,相当于一个省级博物馆的藏品量。值得注意的是,同时发现的还有一些“喇叭口”大瓷碗,其式样在国内从未发现过,却与阿拉伯人常用的“手抓饭”饭碗很类似。还有一些陶瓷首饰盒等物品,式样、造型及风格都与国内同类物品风格迥异。专家估计,该船上很多商品都是国内厂家根据国外市场要求,特别加工制作的。
——据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1)“南海一号”沉船属于什么类型的史料?(4分)
(2)“南海一号“沉船对我们研究宋代历史有哪些重要价值?(8分)
2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中期,社会生产蓬勃发展,在农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基础上,白银日趋货币化,农业生产渐趋商品化,农民纷纷流入城镇从事商品生产,一批工商业市镇迅速崛起。私人海外贸易日渐兴盛,并迫使明廷在隆庆年间开放海禁,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在江南一些工商业市镇破土而出,传统经济结构内部发生了明显变化……明朝后期的社会,商品经济持续发展,全国性市场初步形成。
——宁欣《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自明后期到清前期,江南进士人数不断增加,在全国的比例不断上升,而这个时期正是江南农工商业稳定发展最为繁盛的时期……江南棉织区,棉布销路正常时,“匹夫匹妇,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纺织收入远超种田收入。毋庸赘言,江南农民这种相对于其他地区农民的较高生活水平,主要不是依赖自然条件之优,而是依靠商品生产的发达和商品流通的畅达。
明清时期,江南重赋,全国为最。通计有明一代,江南田地仅占全国6%强,而税粮却占全国近22%。江南能够支撑这最为繁重的赋税,完全依靠发达的丝棉绸布及其他手工业商品生产。
——摘编自范金民《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明朝商品经济持续发展的原因。(6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的影响。(6分)